学术动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术动态

赣粤边红军游击区革命文化及其作用研究

2023-05-15 10:25:00    作者:黄保华  浏览次数:546

摘要:赣粤边红军游击区革命文化,不仅内容丰富,而且作用明显。具体表现在如下四方面即:积极传唱革命歌曲或歌谣,努力提高干群思想觉悟;大力撰写散发革命标语,增强干群政治水平;奋力开拓出版事业,积极提高游击队综合素质;陈毅创作的大量脍炙人口的革命诗词,极大地鼓舞了广大干群的革命斗志。


关键词:革命歌曲、革命标语、革命出版、陈毅诗词



一、积极传唱革命歌曲或歌谣,努力提高干群思想觉悟


在赣粤边游击区,广大红军游击队官兵和当地群众尽管生活环境十分艰苦,娱乐活动很少,但从来没有停止过革命歌曲的传唱,只要情况允许,歌声总是不断。除了中央根据地来的同志唱瑞金山歌、兴国山歌外,主要是唱信丰、大余的山歌,很多人还唱采茶戏的“爬山调”。信丰、大余的群众送粮、油、盐到山上,都唱山歌,十来个人围拢来听老表唱,红军游击队员也唱。

山歌《天下最恶土豪心》唱的是:


青蛇牙齿马蜂针,甘美叶子雷藤根,

天下最毒金蚕姆,天下最恶土豪心。


《磨盘底下榨黄连》唱的是:

地主阶级黑心肝,日想鱼肉夜想钱,

     虎口喝干穷人血,磨盘底下榨黄连。



还有的战士自己编的《葡萄仙子》歌词是:

我本是一工人,数千年痛苦都受尽,

家里多么贫,工厂去谋生,

时间延长,工资减轻,

到而今,一天到晚真辛苦,

满身的血汗都流尽,打倒帝国主义,

推翻资产阶级,若不这样,永做奴隶。



我本是一农人,数千年痛苦都受尽,

今年想起来,怎得不痛心,

地主剥削,豪绅压迫,

到而今,还有白匪更凶狠,

屠杀我农民不留情,铲除封建势力,

推翻地主阶级,若不这样,永做奴隶。



我本是一士兵,数千年痛苦都受尽,

家里多么贫,从此去投军,

赊账吃粮现钱送命,到而今,

想起官长心就恼,克扣了军饷,

去荣耀,打倒万恶军阀,

推翻统治阶级,若不这样,永做奴隶。




我本是一女人,数千年痛苦都受尽,

深锁闺阁中,好似犯罪人,

教育莫问,经济无权,到而今,

更有吃人旧礼教,一切自由都送掉,

斩断礼教束缚,打碎封建遗传,

若不这样,永做奴隶。




大家经常唱的还有《十二月革命歌》,歌词是:

正月革命是新年,帝国主义真讨厌,

嗾使军阀相混战,屠杀工农实堪怜。




二月革命节花朝,国民革命吃招摇,

投降帝国主义者,增加捐税征青苗。

 


                                                                 三月革命值清明,靖卫团匪乱胡行,

城孤借着山虎威,吃尽六畜再吃人。

 


                                                                 四月革命日初长,土豪劣绅是祸殃,

重租重利非小可,勾结军阀恶难当。

 

五月革命节端阳,无产阶级细思量,

消灭一切有产者,夺取政权意气扬。

 


                                                                 六月革命三伏天,杀尽土豪瓜分田,

一切只归生产者,贫苦工农乐陶然。

 


                                                                 七月革命正割禾,太阳当顶真难过,

推翻反动国民党,收租收息要打破。




八月革命桂花香,工农组织苏维埃,

清风飘摇全世界,无产阶级泰运来。

 


                                                                 九月革命菊花香,共产党领导真得当,

共同消费共生产,不交租税不完粮。

 


                                                                 十月革命正立冬,共产主义救工农,

推翻可恶统治者,工农出头乐融融。

 


                                                                 十一月革命雪霏霏,土豪劣绅真倒霉,

遇着工农暴动起,老命要送归西去。


 

十二月革命梅花香,阶级斗争更紧张,

工农兵士团结起,消灭敌人把政专。


1935年6月,为了便于不识字的红军游击队官兵记忆,项英、陈毅同志把游击战术编成歌谣,形成《游击口诀歌》,歌词云:


团结群众,配合行动;驻止之敌,施行袭击。支配敌人,自己主动;行进之敌采用伏击。


硬打强仗,战术要忌;行动突然,敌难防范。优势之敌,决战要避;不行决战,白刃来干。敌人正面,力量集中;行迹飘忽,敌难追踪。攻打费力,难以成功;死板不动,挨打最痛。敌人侧翼,力量空虚;胜利要快,猛烈进政。集中力量,坚决猛攻;打击敌人,决不宽容。


红军游击队官兵在开会前常唱《红军纪律歌》,强调遵守纪律,保护群众利益,歌词是:



红军纪律最严明,爱护群众们,

到处受欢迎,公买卖不相欺,

处处要当心,工农如兄弟,

劳苦更相亲,讲话要和气,

开口不骂人,无产阶级,

劳动群众,个个都欢迎。

出发与宿营,样样要认清,

捆禾草,上门板,

房子扫干净,借物要归还,

损失要赔银,大便找厕所,

洗澡避女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大家照此行。


1936年,红军游击队员还唱过《抗日反帝歌》,歌词大意是:



蒋介石,真荒唐,

日本杀进了扬子江,

不准放一枪,

不准去打仗,

国民党政府赶快搬家,

搬到洛阳,

十九路军士兵孤军血战,

蒋介石还要缴他的枪,

好个卖国的国民党,

见了日本就投降。



此外,经常传唱的还有《红军歌》《杀敌歌》《游击队歌》等等。上述传唱的革命歌曲,有的是从中央根据地流传下来的,有的是三年游击战争时期创作的新歌曲或新歌谣。由于赣粤边主要是客家地区,加上革命时间较长,革命基础较好,内容多是客家山歌和革命歌谣或两者的结合体。通过对上述这些革命歌曲的传唱,广大红军游击队官兵不仅愉悦了身心,而且坚定了革命必胜信念,思想觉悟得到很大提高。




二、大力撰写散发革命标语,增强干群政治水平


革命标语作为一种简捷有效的文化宣传手段,是赣粤边红军游击区艰苦环境下做好文化工作的良好选择。在中央苏区就曾得到普遍运用的标语文化,到了三年游击战争时期,仍然继续得到各级党组织的重视。据时任少共赣粤边特委书记刘建华同志回忆:当时我们在梅山背坑一带发动群众,一天就写了许多标语和传单。开始黄赞龙、肖文添等人带着这些五颜六色的标语、传单连夜赶到连花梁街上(在大余城南),贴得满牌坊墙上都是,内容多是“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口号。等到天亮群众看到标语、传单,便到处传说:“昨晚过了大队红军啦。共产党并没有失败,还贴标语、传单哪!此前,白区曾有一些人受到反动派的欺骗宣传,认为红军真的垮了,共产党真的失败了,这一下敌人的欺骗宣传全揭破了,大大鼓舞人心。”为了扩大文艺宣传活动,上乐党团支部发动党团员积极分子,组织宣传小组,利用当地的材料,制作竹签木板,写上标语,标语口号是根据当时形势来写的,由项英、陈毅同志亲自拟稿,大家抄写,晚间到边缘游击区大道两旁去插,宣传我党和红军游击队的主张和政策。具体做法是把茅竹削成竹片,一头削尖,写上标语如“反对军阀混战,实行抗日战争”,“变军阀战争为抗日的革命战争”,“士兵不打士兵”,“反对内战”,“反对国民党进剿游击区”,“团结抗日,一致对外”,“枪口对外,齐步前进”等,落款是“红军游击队第××支队××大队”。还有的用木板写上标语后,用油涂一下,到山下送到大余河里,漂向各处,直到赣州等地。我们叫它竹板标语、河流标语。木板漂到哪里,乘船的人捡到就互相传看。在游击边缘区,我们有时候突然进村庄,召集小型会议向群众开展宣传活动,把竹板标语插到国民党分公所、联保办事处门口,在群众中产生很大影响。


赣粤边游击队官兵在进行作战的同时,又不失时机地进行标语文化宣传。1935年南雄乌迳战斗,“当时是敌人进行‘清剿’最紧张的时候,游击队在地下党的呼应下,隐蔽急行100多里,在拂晓前走到乌迳,击毙了伪靖卫团团总邱光华,又用几支队、几大队等各种番号,在四乡张贴传单、写标语,再加上群众有意识地推波助澜,闹得敌人草木皆兵。”1937年2月,敌46师在保安团第11团的配合下,强迫群众,从信丰、南康、大余3个方向向我信、康赣游击区的大山脑、莲花窝、竹蒿岭、山焦坑、李家山、邓坑、东坑等地寻找我游击队,实行大砍山、大抄山、大烧山。但“我们加强政治攻势,到处张贴标语,揭露反动派阴谋”,依靠群众,胜利地粉碎了敌人这次大抄山。1937年8月8日,中共赣粤边特委和赣南人民抗日义勇军发表了呼吁团结抗日宣言,要求与国民党政府合作,一致抗日;国民党立即停止进攻抗日义勇军,准许抗日自由,采取最低限度安定民生办法等等。提出“反对内战,反对国民党‘进剿’游击区”,“国共两党重新合作,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等口号。他们把这些口号写在竹片上、木板上,插在交通要道上或投入大江小河中,使它们流到赣州等地。经过广泛的政治宣传,使我们党所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日益深入人心,广大人民群众无不热烈拥护。


如果布告也属于标语范畴,那么发布于1934年11月7日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办事处布告第一号就值得特别一提,这份由中央办事处主任陈毅和副主任梁柏台撰写的布告通俗易懂,内容丰富,内云:



白军士兵弟兄 多是工农出身 受了军阀压迫

才来进攻红军 三年离乡背井 永别儿女双亲

残杀自己兄弟 究竟为谁牺牲 修筑马路堡垒

天天辛苦不停 干饭两顿不饱 军饷剋扣干净

于今天寒地冻 棉衣还没上身 受尽官长打骂

当做牛马畜牲 可恨国民狗党 代表资本豪绅

出卖满洲华北 半个中国送尽 高叫无力抗日

屠杀革命人民 不管中国灭亡 围攻苏区红军

我苏维埃政府 工农自己政权 工人增加工资

八时工作一天 打倒豪绅地主 农民分地分田

实行反帝抗日 大队已经先遣 野战红军出动

快要对日作战 白军士兵弟兄 莫听军阀欺骗

切勿烧杀抢掠 你我本无仇冤 协同群众游击

大家打成一片 快把枪头掉转 实行暴动兵变

杀死反动官长 加人红军作战 实现自由解放

革命反日分田 工农兵大团结 胜利就在眼前

三、奋力开拓出版事业,积极提高游击队综合素质


赣粤边游击区的出版事业,是赣粤边三年游击战争时期文化事业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它是在项英等领导的关心下建立起来的,以1935年冬在信丰上乐宝塔后面的水口庙设立特委油印处为标志。特委油印处直接受刘新潮(今名刘建华)同志领导,工作人员有3个:一个叫覃延年,广西人,年过二十,大学生,写得一手好字;一个叫黄老伯的吉安人,做饭兼油印;一个叫郭洪传,上乐村人,采购兼收发。油印处的设备很简陋,只有一块钢板,一支铁笔,一架油印机。上级交来的油印任务,覃延年把钢板往自己的膝盖上一放,弓着身子刻写蜡纸,蜡纸写好后,交给郭洪传和黄老伯油印,他们打开油印机,开起沙盖,把蜡纸反贴在纱盖上,然后,把纱盖压在纸上,用滚筒把调匀的油墨沾在纱盖上,再把滚筒往前一推,一张印刷品就成了。黄老伯蹲在一旁,就把印好的那张翻过来,再印第2张,第3张…印好之后,由郭洪传按照刘新潮同志的布置分送出去。随着脑身边红军游击区出版事业的开展,油印处遇到的难题是油墨和蜡纸的来源:起初,刘新潮同志托附近的老表到大余新城买了一些来,但国民党对这些东西控制得很严,仅靠老表满足不了刻印任务的需要。后来,刘新潮同志结识了在新城开店的油山人董老板,通过做工作,董老板答应帮助采购油墨、蜡纸,从而解决了蜡纸、油墨供应问题。

据郭洪传回忆:“1936年春节期间,国民党军对信康赣游击区进行突然袭击,来势凶猛。我们油印处几个同志立即转移到信丰与南康交界的深山密林里。当我们打算继续工作的时候,发现刻蜡纸的铁笔不见了,找来找去总找不到。没有铁笔,油印处就不能工作,我们几个人急得团团转。覃延年急得都几乎哭了。刘新潮同志看到这个情景,对我们说:“不要急,慢慢小心找,万一找不到,也别急,大家动动脑筋,困难总可以解决嘛!”后来覃延年真的想出了办法,他找来一把布钢骨,截取一段,磨成铁笔一样尖,把它插入一支约5寸长的小竹杆内,成了一支自制铁笔。覃延年用这支自制铁笔刻蜡纸,如同买的铁笔刻字一样。

油印处尽管任务繁重,工作人员又少,但总是按时完成任务,多次得到刘新潮同志的表扬。项英同志也经常来我们油印处,有一次,他看到条件这么简陋,刻印的东西却这样好,又是表扬,又是慰问,讲得我们心里乐滋滋的。


刘新潮同志经常提醒我们要注意安全和保密。为此,我们把刻写、油印这两道工序分别在两个地方进行。覃延年刻写蜡纸在山上的棚子里,我同老黄油印就在山下的庙里。每次油印结束,都要把门板放回原处,把地面清理干净,把油印后的蜡纸、废纸全部烧掉,不留任何痕迹,然后,把油印机和油印好的印刷品藏到宝塔顶层。敌人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我们会把东西藏在塔顶上。”


经过特委油印处大家的辛勤努力,特委油印处自开办至1937年冬,历时两年版,油印了不少出版物,既有文件、传单和标语,如文件有《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两广事变”告群众书》,又有政治教材和文化课本。政治教材主要有《红色战士必读》《红色指挥员必读》《群众工作必读》《反对五大坏现象》《步哨手册》等10多种;文化课本有5到6册,内容包括历史、地理和阶级斗争常识等。刘建华同志回忆,识字课本第一册开头的内容是:人,男人,女人,大人,小人,工人,农民,贫农,中农,富农,地主,资本家。第二册是写“地理常识”,国内省、市名称,主要是高山、河流,世界上有多少海洋,多少大陆等等。第三册是写“阶级斗争”,什么是剥削阶级,什么是被剥削阶级,为什么会产生阶级斗争,为什么要革命等等。这样课本既能识字又能增加知识。项英同志亲自动手,编写过教材和识字课本,他每编一篇课文,都先念给身边的工作人员听,问懂不懂,不懂就修改,直到听懂为止,他耐心地教身边的同志学文化,一个字一个字教。我看过项英同志手把手地耐心教长安区委书记朱赞珍同志识字、写字,经常学习文化,后来他可以看书看报,写简单的信了。陈毅同志也关心战士们的学习,不仅亲自为战士们编写文化课本,而且教他的警卫员宋生发等同志识字。许多同志就是在他们的耐心帮助下,学到了文化,由一字不识到能够写信,能够看懂文件。


项英和陈毅同志带头编识字课本的同时,还进行研究并亲自动手编写了很多教育材料和宣传材料,印出供部队学习。如《红色战士必读》的内容:


1、歌(红军歌、杀敌歌、游击队歌);2、共产党十大政纲;3、红色战士的职责;4、五大任务(做群众工作。打土豪、分田地,消灭反动武装,建立苏维埃,创造红军)5、五大纪律(一切行动听指挥,不准侵犯群众的利益,打土豪执行阶级路线,爱惜武器同自己的生命一样,不准打骂人);6、十项注意(武器不离身,行军不能掉队,没有勤务不准离开队伍,打士豪要归公,说话要和气,买卖要公平,借东西要还,损坏东西要赔,不搜俘虏的腰包,对同志要友爱);7、射击要领;8、刺杀要领;9、士兵委员会的组织与工作。《红色指挥员必读》内容:1、指挥员的职责;2、战术要诀;3、游击队的政治工作;4、行军宿营要诀;5、侦察警戒要诀;6、袭击要诀;7、埋伏要诀。尤其是《群众工作者必读》这本书是项英及时总结红军游击队的群众工作经验编写的。它详尽地认识了群众工作的性质、方针和方法,指出游击战争是群众的战争,群众工作的好坏是检验游击队工作的尺度,成为大家做好群众工作的指南。通过对这些出版物的学习,部队指战员和工作人员政治军事、文化水平都提高了,为坚持长期斗争打下了良好思想基础。



四、陈毅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革命诗词,极大地鼓舞了广大干群的革命斗志


陈毅作为知识分子将领,充分发挥自身文化素质高的优势,结合革命斗争实践,在赣粤边三年游击战争时期创作了大量革命性与艺术性俱强的诗词。

大军西去气如虹,

一局南天战又重。

半壁河山沉血海,

几多知友化沙虫。

日搜夜剿人犹在,

万死千伤鬼亦雄。

物到极时终必变,

天潮地覆五洲红。



这是陈毅送给自己的一份生日礼物一《三十五岁生日寄怀》诗。1936年8月26日,是陈毅三十五岁生日。此时,他正游击于赣南五岭山脉一带,只得将对国民党反动派“日搜夜剿的愤根,对五洲红信念的执著”寄于诗里,聚诸笔端,权作生日礼物。


1935年4月,为掩护主力红军北上,一路牵敌、扰敌而后突出敌围的陈毅,辗转来到赣粤边游击区油山。面对艰巨的战斗任务,赣粤边的游击斗争有了明确的方向,正确的部署,严密的措施,有了政治思想和组织的统一。然而,6月,国民党代表何应钦却与华北驻军司令官梅津美次郎在天津塘沽签订协定,将我国河北、察哈尔的主权,大部出卖给日本。这年秋,陈毅登上大庾岭,气愤激昂地赋诗一首《登大庾岭》:



大庾岭上暮天低,

欧亚风云望欲迷。

国贼卖尽一杯土,

弥天烽火举红旗。


1935年10月,卖身求荣的叛徒龚楚(原中央革命根据地军区参谋长),伪装我军指战员率敌向我北山指挥所机关抄来,企图捉拿陈毅、项英,但因我侦察队员巧妙周旋,加之北山地势险要,龚楚未能得逞。


事后,陈毅料定敌人定会回路“清剿”,便决定移迁油山。一路转移,陈毅夜经赣粤边界著名关隘梅关。大梅关,地势险要,群峰耸立,两旁覆藤披蔓、古木参天,关口只露出一线蓝天。往下看去,千丈深谷,峭岩陡壁,无路可走。面对高高的石坎、耸立的石崖。陈毅耸起肩膀,顶托大伙抓住荆藤攀壁而上。爬上峰顶,陈毅豁然开朗。放眼望去,北面是大余城里的万家灯火,南面传来阵阵鸡鸣犬吠。天亮时分,陈毅安排大家就地躺憩。呼噜一觉醒来,陈毅惬意爽朗,风趣说道:“我们真了不起呀,一身压着两个省哩,头枕江西,脚踩广东噢。”逗得众人大笑不止。随即,陈毅乘兴而作《偷渡梅关》:



敌垒穿空雁阵开,

连天衰草月迟来,

攀藤附葛君须记,

万载梅关著劫灰。



    1936年,敌人的“清剿”愈演愈烈,用政治攻势配合军事进攻的司时,兼用经济封锁,千方百计切断游击队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妄图竭泽而鱼”,“困死”、“饿死”红军游击队。于是,老百姓进不了山,游击队很难见到群众,斗争则更加艰苦起来,红军只得整天整夜打埋状。正如陈毅《油山埋伏》一诗所云:



走石飞沙大地狂,

空山夜静忽闻狼。

持枪推枕猛起坐,

宛似鏖兵在战场。



赣南山区,岭高林深,冬冷春寒。冬令时节,大雪纷飞,冰棱串串,寒风凛冽;但为避敌察觉,谁也未生火取暖、烧炭烘衣。游击队在和敌人作斗争的同时,又得同大自然作斗争,陈毅触景生情,赋诗《雪中野营闻警》:



 风击悬冰碎万瓶,

野营人对雪光横。

遥闻敌垒吹寒角,

持枪倚枕到天明。



其中又以《赣南游击词》和《梅岭三章》最为著名。1936年夏,陈毅创作了著名的《赣南游击词》,生动形象地描述了红军游击队官兵在游击战争期间艰难困苦的生活和机智勇敢的斗争历程,讴歌了游击队员与人民群众生死与共的血肉联系,展望了红军游击战争最后必然取得胜利的革命前景,是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革命文艺的典范。

词云:


天将晓,队员醒来早。露侵衣被夏犹寒,树间唧唧鸣知了。满身沾野草。

天将午,饥肠响如鼓。粮食封锁已三月,囊中存米清可数。野莱和水煮。

日落西,集会议兵机。交通晨出无消息,屈指归来已误期,立即就迁居。

夜难行,淫雨苦兼旬。野营已自无篷帐。大树遮身待晓明。几番梦不成。

天放睛,对月设野营。拂拂清风催睡意,森森万树若云屯。梦中念敌情。

休玩笑,耳语声放低。林外难免无敌探,前回咳嗽泄军机。纠偏要心虚。

叹缺粮,三月肉不尝。夏吃杨梅冬剥笋,猎取野猪遍山忙。捉蛇二更长。

满山抄,草木变枯焦。敌人屠杀空前古,人民反抗气更高。再请把兵交。

讲战术,稳坐钓鱼台。敌人找我偏不打,他不防备我偏来。乖乖听安排。

靠人民,支援永不忘。他是重生亲父母,我是斗争好儿郎。革命强中强。

勤学习,落伍实堪悲。此日准备好身手,他年战场获锦归。前进心不灰。

莫怨嗟,稳脚度年华。贼子引狼输禹鼎,大军抗日渡金沙。铁树要开花。



1936年冬,陈毅在大余梅岭被国民党46师围困达20天之久,在丛莽间,苦虑不得脱身,又写了他那气壮山河的“绝笔”一一《梅岭三章》:



断头今日意如何?

创业艰难百战多。

此去泉台招旧部,

旌旗十万斩阎罗。

 

南国烽烟正十年,

此头须向国门悬。

后死诸君多努力,

捷报飞来当纸钱。

 

投身革命即为家,

血雨腥风应有涯。

取义成仁今日事,

人间遍种自由花。



当陈毅安全到达北山后,他把这篇诗章抄出来给大家看,大家赞叹不已,它表现了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视死如归、坚贞不屈的崇高气节和坚信共产主义事业必胜的伟大胸怀,至今仍为人们所传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