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动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术动态

宋代赣州铸钱题刻与铸钱业

2023-07-07 10:16:00    作者:刘灯明  浏览次数:712

位于赣江源头的江西赣州城,是一座风光秀丽、历史悠久的历史文化名城。在赣州城的西北郊有一座江南地区最大的石窟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一通天岩石窟。从唐代末年开始,这里便开创为石窟寺,至北宋时期,石寺的开凿达到了鼎盛时期,式微于南宋。至今,在通天岩那丹崖万仞的绝壁之上,仍保留有唐、宋时期的摩崖造像358尊,北宋至民国时期的摩崖题刻 128 品,堪称是我国石造像和摩崖题刻的艺术宝库。在通天岩的摩崖石刻中,以宋代的胡渠、李大正,明代的王阳明、唐邦佐等人的题刻为上乘之作,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史料价值。其中篇幅最大的题刻,便是宋代李大正的“将命冶铸”铸钱题刻。现就通天岩的铸钱题刻与宋代赣州铸钱业的情况作一简要分析。


01赣州通天岩李大正“将命冶铸”铸钱题刻


赣州通天岩李大正“将命冶铸”铸钱题刻(图1),位于忘归岩正面的“卧治石”的上方,这里是通天岩丹崖赤壁发育最完好的地方。题刻高 3.5 米、宽 2.3 米,镌刻于数十米高的摩崖绝壁之上,其气势恢宏,如日月行空。这品题刻全文共 36 个字:

建安李大正将

命冶铸淳熙乙

未春二月甘三

日奉亲携孥来

游通天岩表弟

括苍吴昂同行


题刻共6行,每行6字,字径32 厘米,正书,保存完好。题刻者李大正是南宋时人,还在通天岩留下了另一品高3 米、宽 1.3 米的直书“通天岩”三个大字正书题刻(图2)。


640.jpg

图1 赣州通天岩李大正“将命冶铸”钱刻雕刻

640 (1).jpg

图2 李大正通天岩题刻



李大正,福建建安(今福建建瓯)人,字正之,曾任江准、福建、广东路提点铸钱公事,南宋干道八年(1173)任赣州提点坑冶铸钱公事,负责管理赣州钱币铸造工作,淳熙二年(1175),赣州铸钱司并归饶州铸钱司,李大正成为赣州提点坑冶铸钱司的最后一位长官。之后于淳熙年间继续留在赣南知南安军事,李大正善长理财治赋,当时南安军税收征收非常困难,地方豪猾大户不断梗治,李大正便理赋税,计利害,务穷其源,一郡肃然。淳熙十一年(1184)任利州路提刑,后改任茶马提举。李大正在赣州期间,与时任江西提点刑狱的著名词人辛弃疾交往颇深,是非常要好的朋友,淳熙十六年(1189),李大正去世后,辛弃疾作诗《卜算子》悼念李大正。李大正是南宋著名的铸钱官员,以善长理财治赋着称,在史书和地方志上多有记载。


02赣州铸钱监与铸钱院的历史与地位


赣州通天岩李大正“将命冶铸”铸钱题刻,印证了宋代赣州设置铸钱监的史实,现就铸钱题刻所反映的宋代赣州铸钱监、铸钱院的情况作一简要分析。


宋代的赣南,有虔州、南安军两个行政区,辖赣、虔化、兴国、信丰、于都、会昌、瑞金、石城、安远、龙南、大余、南康、上犹 13 个县,是闽粤湘赣四省交接的重要地区,是周边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素来是大庾岭南北交通的要冲,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扼闽粤要冲”,“屹然为三湘八闽五岭之奥区”。


唐代,赣南的矿冶业得到普遍发展,《新唐书·地理志》就记载,虔州南康有锡,于都有金,大余有铅、锡,安远有铁、锡。发展到宋代,赣南采矿和冶铸生产鼎盛,金、银、铜、铁、锡均大量开采。《宋史·食货志》记载:


凡金、银、铜、铁、铅、锡监冶场务二百有一:金产商、饶、歙、抚四州,南安军。银产凤、建、桂阳三州,有三监;饶、信、虔、越、衢、处、道、福、汀、漳、南剑、韶、广、英、连、恩、春十七州,建昌、邵武、南安三军,有五十一场;秦、陇、兴元三州,有三务。铜产饶、处、建、英、信、汀、漳、南剑八州,南安、邵武二军,有三十五场;梓州有一务。铁产徐、究、相三州,有四监;河南、凤翔、同、虢、仪、蕲、黄、袁、英九州岛,兴国军,有十二治;晋、磁、凤、澧、道、渠、合、梅、陕、耀、坊、虔、汀、吉十四州,有二十务;信、鄂、连、建、南剑五州,邵武军,有二十五场。铅产越、建、连、英、春、韶、衢、汀、漳、南剑十州,南安、邵武二军,有三十六场、务。锡产河南、南康、虔、道、贺、潮、循七州,南安军,有九场。[1]


其后,矿冶有增有减,至治平年间,《宋史·食货志》记载全国坑冶总共 271 处,赣南(虔州、南安军)有银冶、铜冶、铁冶、锡冶多处:


登、虢、秦、凤、商、陇、越、衢、饶、信、虔、郴、衡、漳、汀、泉、建、福、南剑、英、韶、连、春二十三州,南安、建昌、邵武三军,桂阳监,银之冶八十四;饶、信、虔、度、建、漳、汀、南剑、泉、韶、英、梓十一州,邵武军,铜之冶四十六;登、莱、徐、兖、风翔、陕、仪、邢、虢、磁、虔、吉、袁、信、澧、汀、泉、建、南剑、英、韶、渠、合、资二十四州,兴国、邵武二军,铁之冶七十七……;商、虢、虔、道、贺、潮、循七州,锡之冶十六[2]


《宋史·地理志》记载:度州有:赣县有蛤湖银场,会昌有银场,瑞金有九龙银场[3]。《元丰九域志》也记载,赣县有蛤湖银场,虔化(今宁都)有宝积铅场,于都有一银场、一锡场,会昌拔溪一锡场,瑞金九龙一银、一铜场,南康瑞阳一锡务,上犹山田一铁务。赣州的府志、县志等地方志也多有金、银、铜、铁、锡均大量开采的记载,虔州六冶务闻名于世。据调查,今于都县银坑有宋代银矿遗址,炼渣堆积占地面积达 3600 平方米、厚10米,古代采矿坑道6处。矿冶又以铜矿开采和铜钱铸造最为主要。铸铜钱、铁钱所需的金属矿物,在赣南有多处,采冶矿场原料充足,又便于就地生产。而层峦叠嶂、气势磅礴的自然地理环境,到处是大山长谷,既为冶铸提供了充足的木炭等燃料,又提供了便于冶炼鼓铸的场所。所以,宋代赣南的矿冶、铸钱业非常兴旺。


江西铜矿开采以饶州、信州为主,其次是虔州、南安军。铜的用途主要是铸钱,为了铸钱才严格控制铜的开采,于是铜矿由铸钱司管辖。铜钱是宋朝财政支柱,采矿铸钱的最高领导机构是提点诸路坑冶铸钱司,职责是“掌收山泽之所产及铸泉货,以给邦国之用。岁有定数,视其登耗而赏罚之”[4]。提点司长官称“提点”,有时加“都大”二字。开始设置于饶州,主管地域为东南九路。神宗时期,坑冶铸钱事业空前发展,韶、惠二州的钱监生产量正当极盛时期,坑冶司一员长官极难遍巡九路,于是在元丰二年(1079)增设虔州铸钱司,增置一员提点。“旧制一员,元丰初,以其通领九路,岁不能周历所部,始增为二员,分置两司:在饶者领江东、淮、浙、福建等路,在虔者领江西、湖、广等路”[5]。元佑元年(1086)二月,铸钱监减少,提点长官减为一员,虔州司并入饶州司。政和六年(1116)三月,铸钱司又分饶、虔二司,不久又合并,虔州司并人饶州司。


南宋绍兴二年(1132),复置度州提点司。绍兴五年(1135)“以责任不专,职任废弛,诏将饶州司官吏除留属官一员外,并减罢,并归虔州司。又加‘都大’二字于‘提点’之上。或病其事权太重,省并归逐路转运司措置,任置提领诸路铸钱官一员于行在,以侍从官充,自此或复或罢不一”。[6]。绍兴二十四年(1154)罢铸钱司归之漕司。绍兴二十九年(1159)闰六月,“依旧于饶、赣二州置司,轮年守任,专以措置坑冶,督责鼓铸为职”。此后,干道初年,刘爚为赣州坑冶司主管文字。干道六年(1170),并铸钱司归发运司。干道八年(1172),饶州、赣州各复置提点官管辖,李大正任赣州提点坑治长官。“以王辑、李大正并为坑冶铸钱,于饶、赣州置司,江东、准南、两浙、潼川利州路分隶饶州司,江西、湖广、福建分隶赣州司。至淳熙二年(1175),并赣州司归饶州”。提点坑冶铸钱司驻饶州的与永平监连在一起,驻虔州的和虔州铸钱院连在一起,直接掌管所辖地域内的钱币铸造事宜。虔州是宋代江西仅次于饶州的另一个重要铸钱基地。


虔州铸钱院,在今赣州。王应麟《玉海》载:“虔之铸钱院,大观二年(1108)四月始建。《宋史·食货志》记载:徽宗“时御府之用日广,东南钱额不敷,宣和以后尤甚。乃令饶、赣监铸小平钱”[7]。可与《玉海》的记述相互印证,说明虔州铸钱院是徽宗时期设立的铸造铜钱的场所,生产数量史书没有具体记载,在《玉海》的记载中为“无定额”,仅在《宋史·食货志》中有零星记载。


宋代官府铸造钱币的专门机构,大多数称作“监”,少数称作“院”,监、院有什么差别,《职官志》没有具体的文字解释。虔州为什么称院?史书也没有明确记载,但《宋史·食货志》记载:徽宗崇宁二年(1103),“始令陕西及江、池、饶、建州,以岁所铸小平钱增料改铸当五大铜钱,以‘圣宋通宝’为文,继而并令舒、睦、衡、鄂钱监,用陕西式铸折十钱,限今岁铸三十万缗,铁钱二百万缗。募私铸人丁为官匠,并其家设营以居之,号铸钱院,谓得昔人招天下亡命即山铸钱之意”[8]。这是铸钱院设立的最早记录。虔州铸钱院建于大观二年(1108),相距宋代开始设立铸钱院仅 5年,据此可以推定,虔州铸钱院也是在扩大铸钱的形势下,为保证及时完成铸钱任务,便采取大量招募民间工匠为官匠,并为了保证铸钱安全而将工匠家人一起设营居住统管起来的铸钱院形式。而饶州永平监、江州广宁监等铸钱监的工匠主要是役兵,这些铸钱监在建立之时都不涉及工匠的家属安置事宜,而铸钱院则主要招募民间工匠铸钱币,因而需要安置工匠的家属。从虔州铸钱院设立的背景可以看出:


(一)赣南民间私铸现象非常普遍,善于铸钱的能工巧匠也很多。王安石写于治平四年(1067)的《虔州学记》也记载:“虔于江南地最旷,大山长谷,荒翳险阻,交广闽粤铜、盐之贩,道所出人,椎埋盗突鼓铸之奸,视天下为最。”[9]


(二)赣南有比较充足的铸钱原料。宋代定制:“凡铸钱用铜三斤十两,铅一斤八两,锡八两,得钱千,重五斤。”[10]而铸造铜钱的铜、铅、锡均大量开采(见前文),因而在虔州设立铸钱院以完成铸钱任务。《宋史·食货志》将虔州铸钱院与饶州、永平监并在一起叙述,故而简称为钱监,而没有称铸钱院。


虔州铸钱院和饶州、永平监同时铸造小平钱,《宋史·食货志》记载:徽宗“时御府之用日广,东南钱额不敷,宣和以后尤甚。乃令饶、赣钱监铸小平钱。每缗用铁三两,而倍损其铜,稍损其铅”[11]。铸造这种钱的工艺水平要求较高,浇铸的技术难度大,说明虔州铸钱院在当时技术是比较先进的。


南宋绍兴二十三年(1153)以后,因虔州改名赣州,虔州提点坑冶铸钱司、铸钱院也改名为赣州提点坑冶铸钱司、铸钱院。南宋以后,因战乱位于长江沿岸的江州、池州的矿场荒芜,钱监残破,“建炎经兵,鼓铸皆废。绍兴初,并广宁监于虔州,并永丰监于饶州,岁铸才及八万缗”[12]。广宁监的并入,大大提高了虔州铸钱院的铸造能力。绍兴三年(1133)十一月十二日臣僚上言:“窃闻虔、饶两州自绍兴元年至今,共起发过一十二万二千余贯。用本钱及官兵应千请给,总用二十五万八千余贯。既是费官钱盖三之二。”绍兴初期的抗金战事紧张,南宋统治局面还不稳,铸钱监的产量也少,三年间两监采十万余,平均每监一年约二万贯,所需费用是双倍。


至绍兴六年(1136),赣、饶二监新额钱40万缗,产量虽然较前但提点官赵伯瑜仍认为得不偿费,罢鼓铸。有所提高。二十七年(1157),恢复饶州、赣州、韶州铸钱监,后屡有兴废。


后因铜矿衰败,铜供应量减少,铸钱量下降,导致赣州铸钱司于淳熙二年(1175)撤销,并归饶州铸钱司,赣州铸钱院也于庆元元年(1195)撤销。虔州铸钱院从大观二年(1108)延续至庆元元年(1195),共计 87 年。


赣州铸钱院主要铸铜钱,兼铸铜镜。今赣州市博物馆收藏有一面铜镜,是原江西省博物馆馆长彭适凡先生在滕王阁古玩市场买到的,然后捐赠给赣州市博物馆陈列展览的,铜镜呈八瓣圆形,素面,镜背中饰钮,左侧下方有并列的四行铭文:

赣州铸钱院铸造到

匠人刘三刘四王□□□等

作头陈七秤□□□刘章

保义郎□□□□□□□


这些铭文,表明了此镜的铸造场所是赣州铸钱院,大量的铸造工匠姓名的出现,也说明此镜的铸造年代是南宋。


据调查,南宋赣州铸钱院旧址就位于赣州城郊章贡区水西镇水西村一带,村旁保存有大量冶炼矿渣堆积,这里紧靠章江,临近城区,交通便利,是理想的铸造场所。


宋代的赣南,还有另一个铸钱机构,叫南安军铸钱监,仅见于《宋史·食货志》的记载:天禧时“时铜钱有四监:饶州曰永平,池州曰永丰,江州曰广宁,建州日丰国。京师、升、鄂、杭州、南安军旧皆有监,后废之”。南安军始设于淳化元年(990),统辖章江全流域,下辖大余、南康、上犹三县,其铸钱监只能设立于990年之后,废于天禧未年(1021)之前,南安军铸钱监的其他记载暂时未发现[13]。


宋代的赣南除虔州铸钱院和南安军铸钱监外,民间私铸钱币现象也同全国其他地区一样非常严重,民间铸造铜器之风盛行,民间经常有人冒禁私铸铜钱,与官钱同等流通,以至江西州县,多用私钱,“虔于江南地最旷……椎埋盗突鼓铸之奸,视天下为最”[14]。是以赣、吉等州,比屋私铸的现象非常普遍。朝廷对私铸钱币的打击非常严厉,因而反抗镇压的起义此起彼伏,到北宋后期,转而采取招募民间能工巧匠设立铸钱院铸造钱币,既缓解社会矛盾,又便于完成紧迫的铸钱任务,但民间私铸钱币现象仍然非常严重。


03赣州“将命冶铸”题刻的重要历史价值


赣州通天岩李大正“将命冶铸”铸钱题刻,是李大正在赣州就任提点诸路坑冶铸钱司时所题,记载了他干道八年(1173)奉命前来赣州提点坑冶铸钱后,于淳熙二年(1175)春二月二十三日同家人一起来游通天岩的史实。“将命”是奉命的意思,李大正说自己是奉朝廷之命,来赣州负责提点诸路坑冶铸钱之事。也就是在淳熙二年,朝廷下令将赣州提点坑冶铸钱司并归饶州,李大正成为赣州提点坑冶铸钱司最后的一位长官。


在赣州设置提点坑冶铸钱司,说明赣州在宋代钱币铸造业的地位非同一般。这种地位的获得,是因其所处的地理位置,有辖控闽粤湘赣四省交接的地区周边州县的作用,提点诸路坑冶铸钱司坐镇赣州,具有掌控岭南、荆湖、两广等地坑冶铸钱的效能。


赣州通天岩宋代铸钱题刻镌刻于数十米高的摩崖石壁上,笔势道劲,构架端正,用笔饱满,气势恢宏,是迄今为止国内发现最早记载关于铸钱的摩崖题刻,也是篇幅最大的有关铸钱的摩崖题刻,印证了史书关于宋代在赣州设置铸钱司、铸钱院的史实,像一部活的史书诠释着赣州的铸钱历史和铸钱业的兴衰嬗变,向世人昭示赣州辉煌的铸钱历史。这品通天岩篇幅最大的摩崖题刻,是宋代赣州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的体现,是铜钱铸造业在赣州占有重要地位的反映,是赣州提点坑冶铸钱司向外界彰显权利、向大量民间私铸、盗铸活动进行警示的一种形式,是宋代赣州铸钱手工业发达的见证物。时至今日,它仍然是通天岩最有观赏价值的摩崖题刻之一,是一份十分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细细品味这品铸钱摩崖题刻,既能得到艺术的熏陶,又能得到读史的功效,加深对赣南历史文化的了解。


注释


1.《宋史》卷185《食货志》,中华书局 1977 年版,第4523 页。

2.《宋史》卷185《食货志》,中华书局 1977 年版,第4523页。

3.《宋史》卷88《地理志》,中华书局1977 年版,第2190 页。

4.《宋史》卷 167《职官志》,中华书局 1977 年版,第 3970页。

5.《宋史》卷167《职官志》,中华书局1977 年版,第 3970页 。

6.《宋史》卷167《职官志》,中华书局1977 年版,第3970 页。

7.《宋史》卷180《食货志》,中华书局 1977 年版,第 4392页。

8.《宋史》卷 180《食货志》,中华书局1977 年版,第4387页。

9.清同治《赣州府志》卷23王安州《虔州学记》。

10.《宋史》卷180《食货志》,中华书局1977 年版,第 4379 页。

11.《宋史》卷180《食货志》,中华书局 1977 年版,第4392页

12.《宋史》卷180《食货志》,中华书局1977 年版,第4394 页。

13.《宋史》卷 180《食货志》,中华书局 1977 ,第 4379页。

14.清同治《赣州府志》卷23王安石《虔州学记》。



作者简介


刘灯明,男,1967年生,毕业于江西大学历史系,文博副研究馆员。1988年在赣州市博物馆参加工作后,长期致力于赣南等原中央苏区革命遗址、客家围屋、历史文化名城、传统村落、历史街区、古建筑保护利用工作,江西省博物馆高质量发展专家库、赣州市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专家库成员、赣州市文物保护专家库成员。参与完成《赣南客家围屋保护条例》《赣州市革命遗址保护条例》《江西省革命文物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起草工作。论文有《从宋代赣州李潜墓志铭看客家先民的南迁》《试析宋代赣州铸钱题刻与宋代赣州铸钱业》等,专著有《赣州印象-江南宋城》《赣州城墙铭文砖拓片图集》,参与《赣州七里镇窑址考古发掘报告1985-2018》《探索与实践:江西省红色标语保护利用》《中国洪州窑》《赣州七里镇窑址出土瓷器》等书编撰出版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