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动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术动态

赣南客家风情

2023-09-21 17:04:00    作者:韩振飞  浏览次数:296

赣南,生活着700多万客家人,处处都洋溢着浓郁的客家风情。


一、客家人有一部悲壮的移民史

客家,是汉民族共同体的一个分支,是汉民族中一支颇具文化特色的民系。客家人祖籍中原,自东晋以来,由于战乱、灾荒等种种原因,迫使客家先民不得不举族而迁,定居在赣闽粤这片三省毗邻的山区,并在这里发展成为既保留有古代中原文化传统,同时又适应于南方山区生产生活的客家人。


明代中期以后,客家人的移民以赣闽粤为源头,分成两股主流,一股由东而西,迁播到了湘、郡、川、桂、云、责等西南诸省。另一股则远渡重洋,发展到了海外,从而使客家人的遗迹遍布全世界。


据统计,目前全世界约有客家人5000余万,其中,海外超过了500万,而闽粤赣三省山区则是客家人聚居的大本营,人口超过1500万。


二、聚族而居,健妇天足


客家人远离中原故土,辗转来到赣南,由于当时生活环境的险恶,因而他们只能继续保持聚族而居的社会结构,并依靠血缘家庭的集体力量来克服困难,战胜自然,保卫劳动成果。


出于血缘认同的需要,客家社会一直具有十分强烈的祖先崇拜意识,除了清明、中元、冬至要进行隆重的祭祖仪式外,每日在祖先牌位前晨昏荐香似乎也成了必不可少的程序。为了扩大血缘家庭的势力,还必须广认血亲,因而造成赣南见人就称老表的习俗,老表其实就是表亲,在赣南,相互称上一句老表,人与人之间的感情,顷刻间便变得亲近了许多。


客家人的血缘大家庭,住宅往往都是占地面积大,房屋开间多的大体量建筑。在赣南,最具代表性的客家民居有两种, 一种是“九井十八厅”,另一种是圈屋。"九井十八厅",顾名思义就是有九个天井、十八个厅堂的大房子,其占地都在1000平方米以上。围屋则具有极强的军事防御性,外墙高耸,只有枪眼而不开窗,四角建有碉楼,内部则居室、祠堂一应俱全。


客家的妇女,是值得赞美的。她们敢冲破封建礼教的桎梏,从来都不缠足,她们具有一双天足,个个都是吃苦耐劳的健妇。在家,她们相夫教子,操持家政;在外,她们上山樵牧,下田稼穑,丝毫不逊色于男子。应该说,客家妇女是中国妇女解放的先驱。


三、堪舆之术,应时而生


客家人从北方来到赣南山区定居后, 面临着一个很现实的问题:那就是如何进行宅基地的选址。在中原,随便找一个高亢向阳的地方就可以盖房子,但在赣南山区,宅基地的选址,却要受到河流水文变化、地下水位高低、地质结构稳定、是否避开山风、远离瘴气、劳作方便与否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在这里,如果想要寻觅到一块理想的宅基地,确实不是一件易事。


唐代末年,杨筠松用自己所掌握的天文地理知识,以为人们选择宅基地为业,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他创立了一套宅基选址的理论体系,形成了所谓的堪舆风水之术,这套理论亦被后世历代的风水先生尊奉为经典之作。


其实,中国风水术在其理论初创时期,是包含有一定科学性的,并对中国封建社会形态下的村落布局,城址选择,人文景观的构筑,甚至皇陵的营建,都产生过积极的意义。


杨筠松在赣南从事堪舆活动时,曾收有曾廖两位弟子。两位弟子的后裔在此一直繁衍到现在,两姓各有子嗣数千人。从古至今,曾廖两姓一直操守祖业,凡是有文化的男丁,都出门在外,以为人看风水为生。最为著名的要算明朝初年的廖均卿了,他为皇家勘察陵地成功而被载入明史,他所选拨的皇陵就是今日北京的十三陵。


四、古风古韵的客家语


语言,是文化的外壳。客家文化之所以显得独具特色,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客家人无论走到哪里,都操一口乡音浓重的客家话。


客家话,是汉语七大方言之一,可以说,它是中原古汉语的活化石。在客家话里,无论是词汇、语句还是音韵,都保留着浓郁的唐宋遗风。客家人在南迁的过程中,为了让自己的后代不忘中原故土,一直谆谆告诫自己的子孙,无论如何也不能改变祖先的语言。在客家人当中,人人都知道“宁卖祖公田,不卖祖公言”,“宁卖祖公坑,不卖祖公声”这条祖训。正因为客家人世代都恪守这条祖训,所以客家人的语言,直到今天,都还是千年以前他们的先祖在中原使用的古汉语。


在客家话的词语里,有很多古字或是多使用汉字的古义。如:缠线称萦线,天黑称天乌,太阳称日头,吃饭称食饭,早晨称朝,中午称昼,汤称饮。早饭称食朝,午饭称食昼,喝汤成了食饮。在客家话的词语里,还有很多如同古汉语中词素倒置的词汇,如:公鸡称鸡公,母猪称为猪婆,热闹称作闹热,客人称作人客。客家话的音韵,则与唐宋古韵相近。


五、山歌、采茶自多情


客家人生活在山区,唱山歌就是客家人最喜爱的艺术形式。山歌保持着纯朴的原始民风,表现了人们对生活的追求和对劳动的热爱。每当人们进山砍樵、伐木破竹,采茶摘梓的时候,都会唱起那音调高亢、旋律优美的客家山歌。


山歌的内容多为描写男女之间的爱情,且通俗入韵,有一部分山歌的歌词为历代口口相传,另一部分则是即兴编创。客家山歌由于其演唱时环境的特殊性,一般起首句多采用固定的唱词,以引起听者注意。兴国县的山歌起首句均为一句高亢的“哎呀嘞…… ”,龙南等地则是“打只山歌过横排…… ",“茶籽打花白莲莲 …… "等等。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伴随着中国工农红军的足迹所至,赣南客家山歌的优美旋律也就传唱到了全中国。


赣南采茶戏是赣南民间口头文学和民间音乐舞蹈相结合而形成的地方戏曲,它起源于赣南,并在闽、粤、 湘、赣、桂等客家人所居住的地区广为流传。采茶戏多为小戏,绝少有连台本戏,其内容多是反映赣南农村劳动人民的生产与生活,具有鲜明的地方色采用和浓郁的生活气息。


采茶戏以喜剧、闹剧为主,风格幽默诙谐,轻松活泼。音乐主要彩唢呐加锣鼓伴奏的灯戏音乐和用“勾简"(胡琴)主奏的采茶音乐,曲调有灯腔、茶腔、路调、彩调四种。服装以单水袖为采茶戏所独有,演技以扇子花和矮子步最具特色。


新中国成立后,赣南采茶戏得到了新的发展,涌现了一批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优秀剧目,如《哨妹子》、《补皮鞋》、《莲妹子》等等。


六、饮食文化,异彩纷呈


赣南物产丰富,加上客家人心灵手巧,因而赣南的食品种类可谓是品类繁多,琳琅满目,形成鲜明的特色。


赣南盛产水果,自古以来又是蔗糖的主要产区,因而蜜饯的制作便成了传统的食品加工业。赣南蜜饯的加工方式以蜜渍为主,产品有丁香李、话梅桃、冬瓜条、五味姜、杨梅干、酸枣糕、桔饼等等。


风味小吃名目繁多,亦是客家人饮食文化的一大特色,除日常食用的发糕、豆巴子、索粉、勺子米果之外,还随着岁时节令的变化而花样不断翻新。入春头上市,便开始制作包子;清明节艾草发芽,又有了地道的绿色食品艾米果;进入伏天,人们采来了凉粉草,熟制成一种特殊的黑凉粉,用以消暑去热;九九重阳,家家户户都要油炸香喷喷的薯包;春节来临,人们剁鱼丝、打黄元、蒸玉兰片、烧芋头丸,那就忙得更不可开交了。


在冬季里腌肉制品,是客家人饮食文化的一个传统,冬至以后,人们便将鸡、鸭、鱼、肉及畜禽的内脏进行腌制晾晒,以留待春节期间食用。这些多达数十种的腌腊肉制品,无论是助餐还是佐酒,都是风味极佳的小莱。春节期间,赣南客家人都会用特制九龙盘盛上数样腌腊制品,用以待客。远在清代,赣腌腊肉制食品的代表作——南安板鸭,就已经行销到了东南亚。


客家人还保留着喝擂茶的古老习俗。擂茶的吃法是将茶叶、姜末、芝麻、花生、食盐、食油等混合,置于陶制的擂钵中捣烂,然后用沸水冲饮。擂茶既有茶的清逸,又有花生、芝麻的香郁。由于擂茶的制作费时费力,所以只有在重大的吉庆日或是贵宾到来时才能喝上擂茶。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赣南的客家菜不仅款式丰富,味美可口,而且还具有底蕴浓厚的文化品味。辟如赣南客家菜中有一款名菜酿豆腐,其制作方法是,将豆腐切成一寸见方的小块,把豆腐中间挖空,填上肉馅,入锅用油煎透,然后加上调料焖熟,出锅时保持带馅的块状,即为可口的酿豆腐。此菜看似简单,但其文化内涵却非同一般。传说客家人从北方迁到南方以后,因为没有面粉而吃不上饺子,所以只好用酿豆腐来代替饺子,以满足吃饺子的愿望,寄托对中原故土的思恋之情。


兴国县的客家人,喜欢用笼床蒸菜,并形成了系列,如米粉肉、米粉鱼、米粉鸭子、米粉芋头等等。土地革命时期,毛主席在兴国从事革命活动,有一次兴国籍将军陈其涵请毛主席吃饭,由于当时生活条件很艰苦,只做了一道米粉鱼,再配上萝卜干,霉豆子四碟小菜,就算是宴席了。由于米粉鱼味道鲜美,毛主席感到很高兴,并对陈其涵说,咱门今天的席面,中间是一个大蒸笼,四周是四个小碟子,就叫四星望月吧。于是这款名菜从此名扬海内。老一辈的革命家为赣南客家菜的文化内涵,又书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